支持出口,保险业要“火力全开”!

作者:小微 发表于:2025月04月22日 浏览量:71224

支持出口,保险业要“火力全开”!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朗普重回白宫发动第二次贸易战,中国“稳外贸”势在必行。

4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让金融业与出口企业“共潮生”。

为了助力国内企业“走出去”,保险业更是“火力全开”,从“物”到“人”、从产品开发到机构布局,进行全方位保障:如加大对国产商用飞机、新能源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出口企业的保险保障力度,加强对跨境人员意外伤害、医疗、疾病等方面的保险保障等。可以预见的是,这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将为中国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出口企业迎来金融“及时雨”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和中国的出口造成负面影响。

作为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出口在部分年份甚至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谈到出口,跨境结算和汇率是外贸企业进行生意往来首要关注的两个方面,《行动方案》在这两个方面提出一系列支持措施。

在提高跨境结算效率方面,《行动方案》就提出,优化外汇业务管理模式和展业流程,完善企业集团全球资金管理体系,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及应用场景,推动金融机构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全球网络覆盖等。

其中,在外汇业务方面还特别提到,支持中国银行、中信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花旗银行(中国)等试点银行在沪分行按新规定开展业务,支持更多在沪银行参与。

从汇率来看,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中间价双双升值。当前,1美元兑人民币在7.28左右。

对于人民币后续走势,兴业研究认为,待关税交易充分,二季度美国经济转入主动去库存、美债收益率下行,美元指数仍有下行压力。

即便如此,汇率避险依然需要被重视。《行动方案》提出,将开发多样化的汇率避险产品和服务、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研究设计推动“丝路电商”、高端航运业、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海外员工服务等领域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比重的专业服务方案。促进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使用,并依托上海构建促进人民币全球循环使用的贸易投资服务体系。

关于对外贸易,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对中国而言,当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使贸易顺差保持一定增速,以实现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因为长期维持贸易顺差,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经积累了3.2万亿美元的海外净资产。

“受到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这些资产也面临着风险。针对关税壁垒,中国必须加速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转变,而非诉诸于人民币贬值,增加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余永定表示。

保险业义不容辞“火力全开”

作为我国现代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为了支持出口,保险业已然“火力全开”。

从《行动方案》来看,保险业对出口企业的支持主要涉及到对“人”和“物”两方面支持。在对“人”的支持方面,如加强对跨境人员意外伤害、医疗、疾病等方面的保险保障,支持保险公司开发跨境人员保险产品。

在对“物”的支持方面,如加大对国产商用飞机、新能源汽车、大型成套设备等重点出口企业的保险保障力度,支持保险公司为生物医药企业开发海外临床试验和高端医疗设备责任保险等。

为了提升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服务能级,《行动方案》还支持保险机构根据企业经营情况、项目国别、融资模式等,优化完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在符合风控标准的前提下,不断优化理赔条件,更好为小微企业提供风险保障。

在提供高质量再保险服务方面,《行动方案》支持在临港新片区设立专营再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法人机构或分支机构,稳步推进跨境再保险、境内再保险业务线上交易。围绕共建“一带一路”、航空航天、绿色航运等重点领域,研究开展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发行和交易试点可行性,提高对“走出去”企业与项目的全球承保能力。

实际上,除了《行动方案》提到的,保险业在支持出口和对外开放上还可以做得更多。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时提出,支持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吸引境外保险公司等为绿色项目提供投融资和技术服务。

外贸离不开金融支持

外贸是观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之一。过去一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外贸易规模创历史新高,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外汇储备超过3.2万亿美元。

在地缘政治动荡和特朗普关税战之下,外贸出口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增大,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等。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大外汇业务和跨境人民币业务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金融机构为更多中小企业和贸易新业态提供优质贸易便利化服务,鼓励省级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间共享优质企业名单。

近年来,金融业特别是保险业如何支持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出口?以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例。数据显示,中国信保2024年全年承保金额首破1万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10%,支付赔款增长11.7%,服务支持客户数量增长12.4%。相较于同期我国进出口商品总值(按美元计)增速3.8%和出口总值增速5.9%,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在外贸中的渗透度和重要性得到明显提升,承保金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8.6%。

不仅如此,中国头部险企作为“主力军”还根据“一带一路”国家的实际需求,在金融产品创新、服务民生保障、深化跨境金融合作等方面,持续加大资源倾斜和创新力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保险服务。

如国寿财险首席承保了国家电投中电胡布2×660MW火电项目,提供涵盖财产一切险、机器损坏险、营业中断保险、公众责任险、码头营运人责任险及货物运输保险等一揽子保险保障服务,风险保障达80亿元。该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能源规划优先实施项目,也是“中巴经济走廊”三个最大的电力项目之一。

总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下,叠加中国国内市场的“内卷”现状,企业“不出海就出局”几乎成为普遍共识。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损人不利己,全球外贸备受打击,中国企业出口特别是对出口美国相关业务出现了不确定性。这个时候,金融机构挺身而出为企业出口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义不容辞。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保新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刘思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